家庭壓力管理
編者:卓雅苹
主題4.1 家庭壓力源
家庭壓力有負面影響,也有正面效果,端視承受壓力者以何種方式因應和看待。相對地,對於助人者而言,我們必須正視家庭力量的侷限性,當家庭產生「壓力累積(stress pile-up)現象,以致無法因應內在生命週期與外在社會變遷時,我們就必須提供足夠的資源給予協助(張憶純、古允文,1999)。另一方面,不可忽視對家庭韌性(resilience)的關注,即每個家庭都有獨特的家庭凝聚力、溝通方式、互動關係、解決問題的能力等,建議可以從家庭優勢的角度探討家庭調解壓力的歷程(陳惠茹,2015) 。
有關家庭壓力的來源與累積過程,建議參照下表,檢視個案的實際狀況:
表6. 不同家庭生活週期的壓力源
家庭生活週期階段 |
壓力源 |
|
第一階段 |
沒有小孩的 年輕夫妻 |
四大壓力領域:工作與家庭壓力、財務與經濟壓力、家庭內在的壓力、疾病與家庭照料的壓力。包括換工作、工作不如意等,債務問題,家務分工問題,親友生病等。 |
第二階段 |
養育孩子 |
買車、醫療花費及政經情勢造成的經濟壓力,懷孕及養育的壓力,戶外活動的增加,工作不滿意及親友生病等壓力。 |
第三階段 |
有學齡兒童 的家庭 |
子女學課業及戶外活動、雜務、手足衝突與子女管理的家庭內在壓力,父親缺席,工作不滿意及經濟等壓力。 |
第四階段 |
有青少年的家庭 |
維持家計及子女教育花費的經濟壓力、子女教養問題的家庭內在壓力等。 |
第五階段 |
子女離家 |
子女教育問題、子女離家所帶來的轉變及經濟問題等。 |
第六階段 |
空巢期 |
嚴重的經濟壓力、雜務、疾病、失落、婚姻及性關係問題、親友生病壓力等。 |
第七階段 |
退休 |
經濟壓力、醫療照料的花玻及生病所造成的不便、父母配偶親戚或朋友的生病或死亡等。 |
資料來源:Olson & DeFrain(2000)
表7. 家庭壓力源分類
【內在的】: 壓力源事件是家庭內某人所引起的,像酗酒、自殺及暴力等。 |
【外在的】: 壓力源事件是家庭外某人或某事所引起的,像地震、恐怖主義、通貨膨脹及對女性極少數族群的文化態度(歧視)等。 |
【常態可預期的】: 家庭生活週期中可預期的壓力源事件,像結婚、生育、子女離家、青春期、衰老及死亡等。 |
【非常態不可預期的】: 非預期的壓力源事件,像中樂透、離婚、早死或當人質等,這些事件不一定都是悲慘的。 |
【模糊的】: 無法獲得事件的真實性,它是如此的不清楚,以至於你無法確定它發生在你的家庭中。如:老闆計劃要去解僱20﹪的員工,但卻沒有說出要解僱哪些人? |
【非模糊的】: 很明確的壓力源事件包括發生了什麼以及何時、如何、發生多久及發生在誰身上等,像接下來的2到3小時正有暴風雨逼近。 |
【自願性的】: 是一種願望事件能被洞悉及爭取。如:自由地選擇更換工作、大學入學,或是想要懷孕。 |
【非自願的】: 不是尋求的事但卻發生了,像裁員、突然失去親愛的事物等。 |
【長期性的】: 持續很久的情形,傢糖尿病、化學治療及種族歧視等。 |
【暫時的】: 在短時間內發生的事,但卻是嚴重的,如斷腿、失去工作、考試不及格等。 |
【累積的】: 壓力源事件一件接著一件,因此沒時間來得及解決,這種情形是很危險的。 |
【孤立的】: 單獨發生而且很明確。 |
資料來源: 引自周月清、李文玲、林碧惠譯(1994)
整體來說,壓力論則考慮到施虐者行為與外在環境的相互影響。Barth & Blythe(1983)曾提出三種壓力模式,首先是現象學模式,認為個體之特質及其壓力調適方式,兩者會影響一個人對突發事件的回應,因而促成兒童虐待的行為。其次為生活轉換模式,其假設隨著家庭生命週期的變換,會有不同的階段任務形成壓力源,如新生兒、失業、離婚、喪偶等,因未能有良好的因應而發生兒虐行為。第三是社會模式,則凸顯貧窮所造成的長期壓力,特別是低社經之家庭普遍缺乏社會資源。
互動論者則以家庭系統來觀看彼此的不良互動,如Hecht(1996)歸納出五種家庭互動因素所造成的兒童虐待:1.家庭面臨經濟、失業等生活事件的影響,無法對兒童有耐心進行管教;2.父母爭執時,將怒氣發洩在孩子身上;3.孩子站在爭執中父母其中一方;4.孩子之行為或長相和其中一位父母很像;5.父母在爭執中權力較少的一方,變相地以控制孩子來擁有權力。
★ 案例討論: 阿明,男性,40歲,因為對案母、案妻及其國小子女施暴,由家防中心轉介。服務初期,阿明遭逢父親罹癌去世的悲傷,曾喝農藥自殺未遂,而被害人之一的案母也因悲傷過度,情緒低落,對阿明有許多抱怨。再加上,阿明因手腳受傷,難以求職、經濟拮据,故常藉喝酒麻痺自己,但夫妻間感情不合,常在酒後發生爭執、口角,殃及家中年幼子女。 在為期近2年的服務歷程,阿明曾因無法勝任送瓦斯工作,面臨失業又求職不順、案母憂鬱症發作,使他受到多重壓力,選擇喝酒麻醉自己,且在案妻的言語碎念下,引發衝突。整體來說,阿明長期缺乏情感支持,雖然渴望照顧家庭,但卻常陷入慣有的負面思想和暴力行為。
|
主題4.2 兒虐與目睹兒少的身心危機
在台灣,沈瓊桃(2004)發現婚暴合併兒虐的情境有四種:1. 家暴發生時,子女因為在場或制止而不小心被波及;2. 子女因為在場或制止而一起被打;3. 婚暴夫妻將不滿的情緒移轉至子女;4. 教訓子女時波及到配偶。沈瓊桃(2006)進一步指出,婚姻暴力與兒童虐待具有顯著的關係,一年內婚姻暴力與兒童虐待的合併發生率高達65.2% (包括精神、肢體暴力等各種傷害形式),有近四成(39.6%)的家庭同時有夫妻與親子之間的肢體暴力,另有超過1/4的家庭(26.2%)發生嚴重婚姻肢體暴力合併嚴重兒童肢體虐待的情形。
至於,可能導致兒虐事件發生的因素,則包括:1. 背負家庭經濟壓力;2. 對婚姻品質感到不滿意;3. 人際關係疏離;4. 缺乏親情互動;5. 有藥物、酗酒習慣;6. 缺乏親職知識與能力;7. 曾有受虐經驗;8. 挫折容忍力低;9. 兒童本身因素,如:具過動、懶散、愛哭等特質;10. 社會經濟環境因素所引發的親職壓力等(許學政、楊麗容、蔡嫈娟,2008)。
另一方面,雖未直接受暴,但目睹家內暴力事件的兒少,他們的反應模式因年齡大小有所不同,年幼的孩子較為不知所措,隨著年紀稍長,則可能出手保護母親,制止父親的暴力行為(沈瓊桃,2004)。家暴事件對目睹兒少的影響,除了生命、身體健康層面(如注意力不集中、頭痛、胃潰瘍等)外,心理發展上也可能發生若干障礙(參下表),進而衍生出暴力行為的學習效果,使兒少將暴力的錯誤認知帶進人際互動,或未來的家庭生活(蘇益志,2005)。
表8. 目睹兒少的負面心理發展影響
年齡層 |
內在感受 |
情緒困擾 |
行為問題 |
學齡 前期 |
負面的自我概念(形象)、焦慮、恐懼等 |
缺乏同理心 內向退縮 |
容易出現尿床、吸咬手指、指甲及攻擊同儕等行為 |
學齡期 |
憂鬱、生氣、害怕及罪惡感等複雜交錯的情緒、低自尊(低自我價值感) |
自責(認為自己做錯事導致父母間的衝突) 缺乏自信(怪自己沒有能力阻止暴力發生) |
兩極化的表現:一者因自卑感或害怕衝突,希望受到別人肯定,故過度討好別人及力求表現;另一則基於宣洩受創情緒及強烈保護自己的需求下,出現攻擊破壞等行為 |
青春期 |
低自尊(低自我價值感)、對生命、未來的不確定感、無意義感 |
對人的不信任感、疏離感、無法自我肯定 無法擁有正向、和諧的人際互動、無法與異性建立親密關係 |
攻擊、暴力行為(反社會傾向)、過度討好、倚賴他人、逃家逃學、自我傷害或藥物濫用等 |
資料來源:蘇益志(2005)
許多目睹兒少在家暴情境下,經常係驚慌失措、不知如何是好,因此,對於目睹兒少的危機處理,除應著重在兒少的情緒安撫與自我保護計畫,以保障其安全為目的外,建議專業輔導人員也應傾聽目睹兒少的心聲,瞭解他們面對家內暴力事件的想法、感受,並共同討論面對危機的解決策略,以增強他們因應家暴的能力(潘國仁,2012)。
主題4.3 施虐/暴者的強制性親職教育輔導
(一)家內危機的評估層面
在強制性親職教育輔導,專業輔導人員的評估方向,可分為三個層面:家庭系統、施虐者本身的認知能力、施虐者的自我功能。因為這類施虐者通常具有低社經、親職教育能力不足的特點,所以,適度的示範和教導是重要的,而輔導重點應以不再對孩子施虐為目的(蔡素琴、廖鳳池,2005)。
學者翁毓秀(2012) 指出,強制親職輔導不同於一般親職教育輔導,建議輔導人員應具備兒童虐待的成因模式、家庭動力、家庭成員關係、相關的家庭福利服務措施等,才能了解問題,並與其他社工人員共同合作,其並以中部三縣市為對象,整理強制性親職教育輔導的執行流程,參圖3。
基本上,在強制性親職教育輔導的執行層面,會先有社工進行課程時數規劃,諮商輔導人員等投入輔導實務,前者著重於增進施虐者的親職教養能力,而後者則較重視施虐者的自我瞭解與成長(蔡素琴、廖鳳池,2005)。有關成效的評定,則應由兩者達成共識,相互合作。
有關實際操作,王大維(2010)建議根據家庭壓力理論,諮商心理師對於個人和家庭的危機介入服務,必須要評估到這個家暴事件可能衝擊到那些脈絡系統?涉及哪些相關系統的成員? 他們是否適合進入會談? 建議第一至二次的會談,可以提問的問題指引包括:
1. 家庭成員是否瞭解並接納影響他們的壓力源?
2. 在面對困境時,家庭是視為以家庭為中心的問題?或只責難其中一兩位成員?
3. 家庭成員所呈現出來的是以解決問題為導向?或是以責難為導向?
4. 家庭成員彼此之間容忍度的一般層次為何?
5. 家庭成員彼此之間是如何相互承諾?
6. 家庭中存有多少相愛的情感?
7. 家庭成員彼此之間溝通的質與量為何?
8. 家庭被視為一個團體之凝聚力的強弱為何?
9. 家庭角色的彈性為何?
10. 家庭成員會使用或是逃避家庭外的資源嗎?
11. 家庭成員是否可以成為他人的資源?
12. 是否有家庭暴力的證據?
13. 是否有物質濫用的證據?
上述這些蒐集到的資料可以對應家庭壓力理論,瞭解案主的調適能力和家庭韌性是在哪個層次;第二、三次會談則可以將焦點放在案主所擁有的力量,並透過心理教育與技巧訓練來補足所欠缺的因應能力。
圖3. 強制性親職教育輔導執行流程圖(引自翁毓秀,2012)
(二)多元整合型的合作模式
家庭暴力防治需要不同網絡共同合作,包括社工、諮商、醫衛、警政、司法、教育等單位,以家庭為中心,提供被害人與加害人服務到位與及時的協助。
比較理想的作法,實務工作者認為應自系統的觀點,建立多元整合型的合作模式,組織個案評估委員會,結合不同專業人員對施虐者進行評估,並統整社會資源、進行全面規劃。這意謂著強制性親職教育課程,可以是「教育」、「諮商」、「治療」或「職訓及輔導就業」,而評估的範疇則可兼顧施虐者的日常生活,以及和受虐者的親子互動關係改善程度等(蔡素琴、廖鳳池,2005)。
其次,有鑑於婚暴併兒虐的合併發生率相當高,每四個有兒少的家庭,就有一個過去一年內有嚴重肢體暴力的婚暴併兒虐問題,呼籲婦保與兒保社工應相互配合,避免服務輸送的斷層,危害案主的人身安全(沈瓊桃,2004)。因此,建議對於行為較輕微、屬突發性的施虐者,依兒少法進行處理,降低施虐者對強制親職教育的負面詮釋;對於影響生命、長期、嚴重的施虐行為,則依家暴法來處理,經由法律流程的啟動,配合法院裁定、警政公權力、社政和醫衛的輔導課程安排,使不同網絡單位的角色各適其用,以提高施虐者的配合度和輔導成效(蔡素琴、廖鳳池,2005)。
但在目前的實務場域,翁毓秀(2012) 研究發現,在強制性輔導教育的專業互動上,縣市政府社工希望與受委託單位有更多專業上的互動,如個案接受課程時數的討論、對預期情況的擔憂等。但目前能將強制親職教育的服務方案委託出去,已經非常勉強,對於進一步的其他要求,如到宅輔導等,縣市政府做為委託單位,感到無奈多於滿意,僅能接受現狀。
雖然如此,我們仍可在各方面多加努力,諸如:考量暴力家庭常有孤立無援、貧困、家醜不可外揚、性別暴力的父權信念等,思考如何提升父母因應環境與家庭壓力的能力,有助減少父母間的暴力衝突,進而減少兒少目睹暴力的機會;學校與兒童服務體系,應加強家暴防治的宣導,並排除兒少向正式資源(如113婦幼保護專線)求助的困難,增加專業人員通報與協助的敏感度,避免兒少產生習得的無助感和二度傷害,並獲得即時的救援(潘國仁,2012)。
最後,為了解決家庭的「資源缺乏」、「資源障礙」和「資源無效」問題,可以運用個案管理或照顧管理服務,使專業人員對家庭能夠提供一系列完整的服務,如提供婚姻或家庭諮商、親職教育、暫時或課後托育、建立以社區為基礎的互助支持網絡等,也能夠協助擴大家庭各系統的資源(張憶純、古允文,1999)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