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教育部補助國內大學校院博士班研究生出席國際會議報告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100117

報告人姓名

卓雅苹

就讀學校系所及年級

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班四年級

會議期間及地點

期間:100/8/5-9

地點:日本神戶

本部核定補助文號

臺文()字第1000083108號函 

會議名稱

(中文)國際犯罪學會第十六屆世界大會

(英文)16th World Congress,International Society for Criminology

主辦單位:日本犯罪關聯學會聯合會

發表論文題目

(中文)非行兒少安置輔導中工作者之服務經驗探究

(英文) The exploration of thspecifical patterns of relationship between workers and juvenile delinquents in the residential community-treatment institutions in Taiwan 

 

  • 參加會議經過

國際犯罪學會第十六屆世界大會於2011年8月5-9日於日本神戶舉辦,本學術會議堪稱為全球性之犯罪學學術盛典,與會者皆為世界各地專務用心於犯罪學之學術與實務的專家、研究人員。報告人本次出席該會議,係經由系所師長提供資訊,並在本所所長/系主任鄭瑞隆教授、專任教師陳慈幸副教授等師長領隊下成行,期待經由本次學術交流與研究發表,將臺灣犯罪學界之成果展現予世界各地之犯罪學專家、研究人員,並廣泛聽聞全球各地犯罪學學術與實務專家之研究現況。

  • 與會心得

本次會議上,邀聘世界級犯罪學學者(含美國、法國、英國、日本及臺灣)進行專題演講,因地緣之便,日本當地之各公私立大學院校、機構單位的研究論文亦相當豐富。整體看來,在修復式正義、精神治療/心理諮商、實證研究等方面,為本次研究發表主題之大宗。由此亦可管窺,在犯罪控制的面向上,傾向於人文關懷調性的修復式正義與精神治療/心理諮商等,正受到極大的注目,亦即我們回歸到犯罪「人」與其所處環境的和諧適應考量。相較於美國等重刑政策及反恐意識高漲,我們在本次國際犯罪學會世界大會,感受到一種較柔軟與人文調性的犯罪學趨勢。

  • 建    議

在建議部分,淺見以為本次會議之交流互動部分過少,多以單向式報告居多,因為主題場次的分類較細碎,導致場次規模極小,如遇報告人缺席,則該場次即無法舉辦;另,僅有2-3位報告者的小場次發表,無法達到互動交流的目的。最後,除專題演講外,各地犯罪學者齊聚在一起認識、交流資訊的部份,也非常少,這對承辦此類世界性學術會議而言,實屬憾事。建議下次可擴大專題場次規模,約8-10人,並將不同國籍混搭進行報告場次編排。

此外,有鑑於日本人的嚴謹行事風格,在網站、學術安排、資訊提供上都極為仔細,但是有些部份實屬過於細瑣,如網站註冊程序等,建議臺灣日後在承辦大型學術活動時,可參考本次日本承辦單位謹慎、仔細的優點,並化約調整其他較為繁冗的部份。

  • 攜回資料名稱及內容

(一)摘要手冊:內容包括本次會議發表者之摘要、議程、專題演講等。

(二)日本犯罪學/刑事司法/更生保護之機構簡介。

五、其    他

(一)與會照片(如下)。

 

圖一 專題演講            圖二 報告者出席本次學術會議

 

圖三 報告者發表場次         圖四 報告者發表論文現況

 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卓博士 的頭像
卓博士

法律人.社工心........用跨領域的視野+豐沛的實務經歷展望世界!

卓博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